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在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省地震局、省教育厅和省应急管理厅等部门指导下,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中山市桂山中学成功举办了“有备无患 安全相伴”的防震(防火)避险应急演练。演练旨在培养师生的逃生自救技能,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嘟……嘟……”下午3时30分,伴随着校园上空响起的警报铃声,桂山中学立即进入应急演练状态。“地震来了,不要慌,大家快避险。”在各班主任的指导下,同学们紧急避震,第一时间打开门窗、切断电源、用书本保护头部、弯腰低头、躲避在课桌下。在“主震”结束后,学校发出撤离广播信号,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撤离。在逃散撤离过程中,同学们坚持近门先走、整齐列队的原则,避开高大建筑、路灯和树木,动作敏捷规范,行动迅速有序。
到达安全集合地点后,各班迅速清点人数。此时发现两名同学被困高一(5)班,一名老师被困且位置不明。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观察教学楼没有坍塌危险后,组织医疗救助队携带救援设备进入“震区”展开搜救,同时拨打119报警电话,请求救援。119抵达事故现场后,派出一组队员乘坐消防云梯对人员进行救援,派出一组队员对火灾现场进行扑救。经过消防员的不懈努力,火灾得到扑灭,被困老师、学生被及时救出。随后,三乡消防大队对避险的各位师生进行灭火技巧教授。
“我宣布,2021年中山市桂山中学防震(防火)避险应急演练圆满结束。”校长董再明表示,桂山中学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继续做好安全工作,发挥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社会效应,做好地震科普工作,为师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省地震局处长廖和希望桂山中学积极发挥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作用,发挥教育行业务实创新、善作善成的作风,拓展科普的内容,建立安全长效机制,为平安中山、平安广东做出新的贡献。省教育厅处长江存余认为,这次避险应急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学校组织到位、学生配合到位,在极短的时间撤离到了安全地带。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助能力。
“有备无患 安全相伴”的应急演练直播活动有近20万人次观看,中山市各单位300余人莅临桂山中学观摩。
多年来,桂山中学努力践行防震减灾、地震科普。一方面开展相关演练活动,借助应急局、消防队、红十字会等各方力量,开展防震消防疏散演练。另一方面,学校自1966年成立地震观测站以来,连续55年坚持地震监测,从未间断。学校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中山市红十字会生命健康体验基地。并安装有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发布终端设备,承担着对周边地区地震预警的社会功能,为国家输送地震测报数据。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冰莹
【通讯员】陈丽
【图片】施宝 王宇浩